來源:搜狐汽車
想不到吧,在中國新造車勢力的并起群雄中,拜騰是量產交付最晚的那個,卻居然成了供媒體試乘最早的一個。
發(fā)布會之后,這輛車就以驚世駭俗的內飾創(chuàng)意成了大家熱議的話題,在 CES 2018 的現(xiàn)場,我們到場的 3 位編輯先后試乘了拜騰概念車 3 次,除了給大家?guī)碜钊娴募毠?jié)素材外,也通過不同人的感受得到了對這臺車最全面的解析。
著急的讀者可以先看看我們新鮮出爐的視頻,其余的,請聽我娓娓道來。
SUV 的靈魂,藏在更低平的軀體里
帶著對傳統(tǒng) SUV 的記憶,映入眼簾的拜騰 Concept 給人的第一印象是寬大且修長。
1 米 65 的車高與標準 SUV 如奧迪 Q5 比也只低上一點點,但 1.96 米的寬度可一下子就到了 Q7 或者 Model X 這種 3 排大型 SUV 的級別,比例上的調整除了讓人視覺上感覺阻力更小、運動感更強外,另一個好處是車內空間也得到了盡可能大的擴展。
從車頭看起,比較吸引眼球的是拜騰 Concept 大燈下的光條設計,車輛啟動之后燈光從這里動態(tài)透出,形成了該車最具識別度的品牌特色。仔細看下來大燈的 “占地面積” 可以說是車輛中最小的,僅由三塊水晶狀的燈珠構成。
拜騰 Concept 有很多只有在近距離觀察下才能發(fā)現(xiàn)的細節(jié),這屬于豪華品牌才會標榜的手法,比如包括車標、前艙蓋上方的假進氣口、甚至是大燈與車身結合處都用了磨砂金屬進行打磨,而這些小件金屬的顏色,與車身同系卻又不盡相同,差異化出現(xiàn)檔次感。
拜騰 Concept 雖然打造的是一臺自動化程度很高的車,但是在前臉并沒有為自動駕駛硬件設置任何奇怪的突出,使得車輛的一體化程度很高,同樣,前臉下方的 “假” 進氣格柵也是對電動車氣質的一種中和。
側面有不少科技配置。后視鏡完全被后置攝像頭取代,只用一個小小的凸起就解決了問題。
B 柱上的人臉識別組件分外顯眼,官方表示車輛在有人靠近的情況下就會開始掃描,一旦識別成功就會開門,多次掃描失敗之后,車主可以通過手機 APP 進入車內。
前后門上的拜騰 Logo 是對應車門的開關鍵,這個部位是靠觸摸完成的,并不能真的按下去。
有一點需要講一下,供試乘的拜騰 Concept 的輪轂造型甚至與在 CES 2018 拜騰展區(qū)的車輛輪轂都不一樣,試乘車輛更為動感,且采用了半封閉的造型,拜騰工作人員介紹說拜騰 Concept 標配 19、20 寸輪轂,而頂配會是這款 22 寸輪轂,這應該是新造車品牌中最大的一款。另外據(jù)董車會(微信搜索:董車會)現(xiàn)場觀察,必須卸掉輪轂蓋板才能給輪胎充氣。
(試乘車輪轂)
(展臺車輪轂)
拜騰 Concept 的設計團隊很多從參加過寶馬 i 系列的設計,所以雙色車身和曲折線條的設計在這輛車上見到也就不足為奇了,車輛的側面線條在沒有干擾的情況下豐富卻流暢,也使得整車外表得到了現(xiàn)場幾乎全部人的一致好評。
尾部更像是對前臉的呼應,窄細的燈條、下方的不規(guī)則燈帶等元素再次上演,而居于車頂?shù)暮笠晹z像頭,才標志著這款車高度自動化的存在。
大到無邊的全面屏,加上全懸浮的手勢操作
比較讓人欣慰的是,拜騰 Concept 沒有因為 “豪華” 就去堆砌真皮實木,也沒有因為 “科技” 就去拿金屬碳纖維裁衣,在我們試乘的車輛中出現(xiàn)了毛紡布的內飾元素,手感和視覺過度都非常家居,而在 CES 展區(qū)內的白色車款則是白色調為主的內飾搭配。對于現(xiàn)在喜歡北歐風設計理念的人來說非常討喜。
(試乘車內飾配色方案)
(展臺車內飾配色方案)
外形上的元素在內飾上同樣得到體現(xiàn),包括燈帶等設計在內飾也一以貫之,精致金屬的運用也恰到好處。
車的玻璃車頂必須要點贊,除了讓前方視野格外寬闊外,后排的采光也變得更好,從圖里可以看出,一直延伸到后排乘員頭部座椅的正上方。
試乘車由于是四座布局,因此讓本來就很寬敞的車內空間更顯得從容,四個乘員在座椅區(qū)域之外都有各自的活動空間而無需互相干擾,兩個前排座椅可以向中心旋轉 12 度,以便于和后排溝通。有兩個細節(jié)需要注意,一是這兩個座椅是同步旋轉的,不能一個轉一個不轉,二是當且僅當車輛已經停止和在無人駕駛時,座椅才允許被轉動。
由于傳統(tǒng)中控臺內置的空調系統(tǒng)被移放到前機蓋里,而原有的物理按鍵也不再需要,因此整車的中控臺變得極其低矮,也便于在上面放置那塊 50 寸的大屏幕。
這塊屏幕的視覺真可謂震撼,因為從來沒有人在車上能看到這么大的屏幕,大家關心的兩個問題也在這過程中被解答,如果問這塊屏幕會不會吸引人的注意力,答案是會的,巨大的面積和豐富的內容都讓人忍不住想多看兩眼,當然習慣之后也許就不再這么沖動,而擔心屏幕亮度影響駕車的大可不必,除了系統(tǒng)內置了暗色主題之外,在自動亮度的調價下,白天最低亮度幾乎視覺不可見,也就不用擔心夜間過亮的問題了。
(屏幕同一內容高亮度實拍)
(屏幕同一內容低亮度實拍)
這套 UI 是拜騰專門開發(fā)的,為了配合它工作,還需要注意兩個小組件,在后視鏡的位置有兩個人臉識別攝像頭,用來確定主副駕駛的身份。
中控臺中間看起來碩大的 “眼睛”,是手勢識別器。
在人員上車之后,在大屏幕的左右兩端會顯示駕駛員的頭像和身份,由于是概念車的緣故,試乘的這臺車顯示的還是固定的人設。
屏幕左側顯示兩側攝像頭拍到的后視狀況。
同時屏幕的上邊緣也會顯示車輛現(xiàn)在的檔位、電量等核心情況,而右側三分之二的位置,則留給了導航、娛樂等非駕駛核心相關功能。
注意,這套大屏幕并不能觸摸控制,當把手放在手勢識別器前方時,整套系統(tǒng)開始被喚醒,手指對應的方向會出現(xiàn)一個較大的圓環(huán),表示手指的指向,你可以開始移動你的手指,將圓環(huán)對向屏幕 UI 中的不同位置。
之前你在玩 iPad 時的經驗或許可以再次派上用場,五指在空中分散就是回到主界面,這時候會出現(xiàn)一個不規(guī)則的 3D 物體并代表著車輛中控系統(tǒng)上最常用的 5 大核心功能,而手擺出 OK 就是確定,因此整個操作過程中可以看做是手散開、手指點,OK 確認的反復循環(huán)。
這套 UI 也吸收了 Windows 分屏功能的很多靈感,比如可以把任何三分之一區(qū)域的內容擴大到兩倍的空間,而不同分區(qū)的位置也可以通過屏幕上的一個轉換按鈕來調換位置。
這套 UI,一是解決了傳統(tǒng)中控信息量過少、多媒體支持差的問題,二是解決了駕駛員如何在自己座位上就能控制如此大面積區(qū)域的問題,但是沒解決徹底的是操作速度問題,如果在行車過程中操作,可能多于兩步的操作就需要十幾秒的注意力轉移。
因此拜騰 Concept 還需要兩個設備做補充:語音控制必不可少,并且我們期待 2019 年交付時的語音技術已經能完成自然語言的準確識別;另外就是方向盤上的小屏幕。
說小也不小,畢竟已經是 8 寸平板的尺寸了,這塊屏幕是不會隨著方向盤轉動的,永遠會保持水平,除了可以顯示車輛的信息、完成直接控制之外,官方表示這就是一個安卓平板,意味著微信、微博等等裝上并不在話下。
但務實地講,我有點擔心在駕駛員如此關鍵的位置出現(xiàn)微信、微博通知時的景象,對于自控力較差的人來說很容易分心,因此拜騰 Concept 到底是只允許這些 APP 在無人駕駛時啟用,還是干脆在行駛中就停用,值得思考。
其實四個乘員在這輛車上能得到難得的平等和尊重,四個人每個人都有屬于自己的屏幕,而在門把手上各有一個手機支架,這個支架可以對手機無線充電及傳輸數(shù)據(jù),每個乘員放上去的手機內容與控制,都將同步在自己前方的屏幕上。
這個手機支架支持 iOS 和 Android 兩大系統(tǒng),現(xiàn)場演示用機是華為,只是開槽過緊,類似我?guī)さ?iPhone X 就塞不進去,希望后期調成帶彈性的設計。
后排大屏幕的 UI 原理和操作邏輯同前方屏幕一樣,而每人一個專屬屏幕的設計也讓后排乘客使用屏幕更為私密。
是不是感覺這一段很有手機評測的感覺?戴雷博士說他要制造一臺移動智能設備,祝賀他做到了,只是在細節(jié)優(yōu)化上和性能提升上,都可以期待 2019 年有更強的技術方案來讓現(xiàn)在的概念完美落地。
性能穩(wěn)定強勁,試裝車仍需努力
由于 CES 場館附近寸土寸金,各家提供試乘的場地面積也都不太大,拜騰試乘的過程為直道加速、S 彎、180 度彎和剎車,雖然極速不太高,但是也能對加速、操控和剎車能力做一個全面的檢閱。
得益于電動車的優(yōu)勢,拜騰 Concept 在停止和起步時靜謐無聲,足夠強大的性能讓車輛加速有極強的推背感。
而低沉的底盤在過彎時也從沒出現(xiàn)什么問題。
但另一方面,由于這輛車是非常早期的試裝版本,在行駛中能感覺到一些部件,類似后方屏幕的固定就應該被加強,同時電機電刷的聲音也著實不小,但這些問題在量產車上被直接解決應該毫無難度。
拜騰的新服務,或許車輛隨用隨新
拜騰 Concept 的詳細動力參數(shù),我們在發(fā)布會時已近有過詳細報道,這里不再贅述,不過和拜騰接觸得到的新消息,與大家分享一下。
我們在試乘現(xiàn)場見到了拜騰 Concept 配套的充電樁樣式,兩側為普通充電樁,中間為高速快充,充電頭可以與被車輛識別并打開加電口,充電速度也的確非常厲害。
關于電池,拜騰方面提供了兩個核心信息,首先,電池包進行了統(tǒng)一的外形設計,但里面允許支持不同數(shù)量、不同包裝形式(方形、軟包)的電芯,這樣可以支持更多供應商的解決方案而無需改動車輛結構。
其次,拜騰將在日后技術進步之后,對電池規(guī)格進行升級,屆時老車主也可以選擇把自己的電池折價進行置換。
另外,拜騰方面第一次提出了 “硬件升級” 的概念,除了類似無人駕駛組件等預留了較強的性能冗余之外,拜騰還將允許對固定位置的硬件直接提供硬件升級的能力。
最后,在拜騰的 PPT 上,眼尖的我看到了拜騰基于本平臺開發(fā)的第 2、3 款車的模樣,如果這是真的話,是不是很有寶馬的風韻?
俗話說讓人試過的車才是靠譜的車,如今拜騰開了個好頭,讓我們一年后再見。
開特斯拉長途旅行是一種什么樣的體驗?
90后援藏電力干部 跨越3600km只為北汽新能源EX3
段建軍:拆掉科技的高墻,戴姆勒的創(chuàng)新之道